红斑狼疮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痛风讲堂痛风治疗与保健,你想了解的都 [复制链接]

1#

科/普/小/知/识/

痛风古称“帝王病”、“富贵病”,是生活条件较好的人易患的疾病。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,痛风的发病亦明显增多。痛风与嘌呤代谢紊乱及(或)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。男性多发,女性一般发生在绝经后。急性痛风出现关节红、肿、热、剧烈疼痛,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(第一足趾与脚掌连接处)、足背、足跟、踝、膝、手等,多于夜间起病,疼痛难忍,行走受限,长期反复发作最终可导致关节破坏畸形、肾功能不全。

01

痛风需重视吗?

痛风不仅可导致关节疼痛、活动受限、关节畸形。尿酸盐结晶沉积于皮下还可导致痛风石,影响皮肤美观,沉积于肾脏可导致尿路结石,甚至尿路梗阻、急性肾脏衰竭。需重视。

02

哪些因素可诱发痛风发作?

痛风急性发作时能够冷敷或热敷吗?

急性发作期如何服药?

暴食、饮酒、寒冷、过度疲劳、精神紧张、关节碰撞损伤、服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(如利尿剂、小剂量阿司匹林等)均可诱发痛风发作,应尽量避免。

热敷和冷敷都是不适合的做法,最佳的方法是卧床休息,略微抬高患肢。

急性发作期治疗的重点是:早期、足量、短期服药,控制症状。

急性发作期可用的药物

1.非甾体抗炎药(NSAIDs):如塞来昔布、双氯芬酸、洛索洛芬等可迅速控制关节肿痛,但需注意胃肠道、心血管不良反应。

2.秋水仙碱:现在推荐小剂量的用法,即每次0.5mg,一天2~3次,过去大剂量的用法容易服用过量、出现腹泻等中*表现,目前已不推荐。

3.糖皮质激素:如泼尼松、甲泼尼龙可迅速改善关节症状,可少量短期使用。如口服泼尼松5~30mg/日。也可局部注射长效激素。

03

痛风发作缓解后需要继续治疗吗?

痛风合并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血脂时如何用药?

很多患者痛风发作缓解后,立马忘记了疼痛,没有进行正规的降尿酸治疗,结果导致痛风反复发作。降尿酸治疗应在痛风缓解后2周开始,或者在口服抗炎止痛药的保护下可立即开始,治疗目标是使血尿酸60mg/L(μmol/L),以最小剂量长期甚至终身维持。

常用的药物有3种:

(1)别嘌醇:抑制尿酸生成。尤其适用于有痛风石、尿路结石、高尿酸血症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。注意:皮疹及严重剥脱性皮炎的发生,需立即停药。

(2)非布司他:新型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。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均可使用。副作用与别嘌醇类似,相对较小。

(3)苯溴马隆:促进尿酸排泄。尿路结石患者禁用。需大量饮水量不少于1.5~2升,并可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。

注意:急性期未服用降尿酸药物的患者勿加用,已服用降尿酸药物的患者勿停用,因加减降尿酸药物所导致的血尿酸波动可能加重痛风。

痛风常与肥胖、高血糖、高血症、高血压伴发,统称为代谢综合征。治疗痛风的同时,应积极治疗伴发病,有些药物兼具弱的降尿酸作用,值得选用,但不主张单独使用:

(1)降脂药:非诺贝特、阿托伐他汀。

(2)降压药:氯沙坦钾、氨氯地平。

(3)降糖药:醋磺已脲。

应避免使用减少尿酸排泄的药物:如氢氯噻嗪、呋塞米。同时建议减轻体重,低脂、清淡饮食。

04

单纯高尿酸血症需要治疗吗?

痛风石能消退吗?

高尿酸血症的患者,如果没有痛风发作,也无高血压、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,首先推荐饮食控制,一般不推荐降尿酸治疗。但经饮食控制血尿酸仍高于90mg/L(μmol/L)者,有家族史或伴发相关疾病的血尿酸高于80mg/L(μmol/L)者,可进行降尿酸治疗。

痛风石为尿酸盐结晶聚积所致,外观为皮下隆起的*白色结节,影响美观,令人烦恼。经规律治疗,皮下痛风石可缩小或消失,必要时可手术治疗。

—Howtodo?—

痛风患者适合吃什么?

1.低嘌呤饮食

宜多食低嘌呤食物(5类):五谷杂粮、蛋类、牛奶、水果、蔬菜;

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泄,可多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饭、馒头、面食等;

痛风患者同样需要蛋白质,蛋白质的摄取应以含嘌呤少的牛奶、鸡蛋为主;

新鲜蔬菜水果为弱碱性,应多食;

可食用中嘌呤食物:肉类、豆类;

瘦肉、鸡鸭肉应该煮沸后去汤食用,避免吃炖肉或卤肉;

据测定大部分豆类的嘌呤含量不太高,豆制品可少量食用;

食用固体豆类(豆腐干)好于豆浆(嘌呤溶解较多);

忌食用高嘌呤食物(5类):动物内脏、海鲜(包括贝壳、紫菜)、肉汤、*豆类、菇类。

一般动物类食品嘌呤含量较高,植物中的芦笋嘌呤亦较多,需少食。

注意:急性期应低嘌呤饮食,缓解期可适量选用中等嘌呤食物,如肉类不超过g/d。

2.忌酒,少饮咖啡、茶、可可等。酒精可使血乳酸升高,抑制尿酸排泄,诱发并加重痛风。痛风患者应绝对禁止饮酒,尤其啤酒。痛风患者在喝咖啡、茶、可可时也不可太浓,不可喝太多。

3.多饮水

大量喝水(2~3L/日)可促进尿酸溶解及从尿液中排除。

作者:杨邵英吕良敬

文章来源:风湿免疫病医患交流平台

凡来源非注明“中科慧康之声原创”的所有作品均为转载稿件,其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,并不代表本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